城市与环境研究欢迎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帮助中心
首 页
期刊介绍
顾问编委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微信号:uesjournal
期刊检索
全部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0 年
全部期
No.1
No.2
No.3
No.4
关于本刊
主管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单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创刊时间
:2014年9月
邮发代号
:82-247
国外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国外代号
:BM2001
国内刊号
:CN 10-1211/C
国际刊号
:ISSN 2095-851X
首页
>
期刊目录
中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绩效及其行业差异 ...
作者:
朱承亮
[摘要]
实现绿色创新发展是新形势下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作者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分析了2009~2014年28个制造业行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发展现状、提升潜力和行业异质性。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绩效偏低,在现有技术条件和资源投入下还有33.8%的提升潜力;制造业绿色创新绩效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知识密集型产业高于非知识密集型产业,污染密集型产业低于清洁生产型产业;不考虑节能减排因素,将会低估制造业创新绩效,说明“波特假说”在中国制造业行业是成立的,加强环境规制有助于制造业企业实现绿色创新发展。
全文
[
PDF
1164.0 MB ] 2017.1 (4):73-84 浏览( 2624 )
工业园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  ...
作者:
禹湘 王苒 武占云
[摘要]
工业是中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工业园区是中国工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为促进工业园区的低碳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3年联合组织开展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作者选取参与试点工作的18家工业园区为样本,采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科研投入等因素对工业园区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园区生产总值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 且二者呈现倒U型关系,证明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能源强度与园区碳排放显著正相关;产业结构和科研投入对园区碳排放影响也十分显著,且均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对减少园区碳排放的效果还不明显。 研究结果表明应采用差异化的低碳发展路径来实现工业园区的低碳发展。
全文
[
PDF
1036.0 MB ] 2017.3 (4):80-91 浏览( 2452 )
气候变化问题经济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 &n...
作者:
张莹
[摘要]
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经济问题。作者梳理了气候变化问题经济分析主要采用的模型工具,回顾了不同类型模型的发展历程并总结其结构特点。现有经济分析方法和模型工具无法合理地解决各种不确定性问题,也难以准确刻画技术进步以及极端气候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和损害,因此有可能低估气候变化给全球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同分析所使用的贴现率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此外,现有的分析框架无法考虑不同地区和不同个体在面对气候变化问题时存在的异质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经济学者开始尝试将分析传统经济问题时使用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和智能体模型等新工具用于分析气候变化问题,评估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产生的成本和收益。展望未来,中国应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用于研究气候变化问题的经济分析模型工具,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校准获得的关键参数和数据,将评估结果与国外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标,并建立相应的参数数据库。
全文
[
PDF
1186.0 MB ] 2017.2 (4):82-102 浏览( 2390 )
碳排放权交易的实践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一个文献综述
作者:
史丹 张成 周波 杨璐
[摘要]
作为一种以产权理论和市场交易手段为核心的减排机制, 碳排放权交易对于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在先期开展的七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之后,中国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 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者从碳排放权交易理论的发展历程、与征收碳税的减碳机制比较、碳排放权交易的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这四个维度,系统归纳、梳理和评价了有关碳排放权交易的最新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碳排放权交易领域未来可能拓展和细化的研究方向,以便为研究我国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节能减排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
全文
[
PDF
1099.0 MB ] 2017.4 (4):93-110 浏览( 2890 )
中国的电价改革与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市级层面的实证研究与政策启示
作者:
周亚敏 冯永晟
[摘要]
电力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作者研究了电力价格对电力需求引致型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以及不同电价改革策略对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强调了理顺电价结构与碳排放定价机制的重要关系。工业电价和居民电价对相应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程度不同,因而旨在理顺电价结构的改革政策将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的净增加,这与控制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并不一致。因此,要顺利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必需有相应的碳定价政策配合,同时碳定价政策的潜在效果也有赖于电价机制的理顺。本文为推进电力价格改革、协调电力市场化改革和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
[
PDF
1022.0 MB ] 2017.1 (4):85-99 浏览( 2474 )
能源消费研究进展评述与展望 &nbs...
作者:
吴利学
[摘要]
能源消费既是“长期问题”, 又是“短期问题”。与产出等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类似,能源消费变化也同时包含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两个方面,且二者的基本特征和影响机制存在着本质性差别。只有区别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才能更为准确地认识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决定机制。 尽管中国能源问题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对短期变化重视不足,尤其对于能源消费短期波动的特征、机制、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的分析不够充分和完善。作者在梳理国内外能源经济, 特别是能源效率研究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阐述能源消费短期波动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评述能源消费波动相关研究的进展,并展望未来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
全文
[
PDF
1080.0 MB ] 2017.3 (4):92-105 浏览( 2425 )
低碳发展与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 &n...
作者:
庄贵阳 陈楠 李俊禹
[摘要]
全文
[
PDF
956.0 MB ] 2017.2 (4):103-110 浏览( 2319 )
农业发展与结构变迁:促进还是抑制? ...
作者:
年猛
[摘要]
作者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研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农业发展对结构变迁影响的两种相互冲突观点的根源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传统研究在假设经济体是一个有效封闭系统条件下,认为农业生产率进步是结构变迁的基础动力。但新的研究发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基于比较优势原理,农业生产率进步或扩张会对本土制造业等非农部门的发展产生“挤出”效应,从而抑制经济结构变迁。在中国,尽管经济学界及政府部门普遍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制造业等现代部门发展的源动力。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从未遵循传统发展经济学家所推崇的“先农业-再工业-后服务业”结构变迁发展路径,而是在农业基础并不牢靠的情况下坚持走工业化之路,并取得了经济增长的奇迹。最后,作者尝试提出该领域在中国的研究展望。
全文
[
PDF
1152.0 MB ] 2017.1 (4):100-111 浏览( 2587 )
低碳发展背景下康养和旅游的关系及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实践
作者:
[摘要]
2017年6月13日~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广元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 (2017·经济学) ——低碳发展与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中国·广元) 国际论坛”在四川省广元市顺利召开。论坛围绕低碳发展和生态康养旅游的主题,就低碳发展转型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培育以及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发展经验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将健康养生与旅游相融合,是一种新兴的低碳产业、 绿色产业,为区域和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发展生态康养旅游既符合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顺应全球绿色发展转型的趋势,又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优质生态产品和健康养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密切相关。《城市与环境研究》编辑部也就相关问题对北京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名誉院长李晓西教授进行了专访。
全文
[
PDF
893.0 MB ] 2017.3 (4):106-112 浏览( 2477 )
1
2
您是第 1795651位访问者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7号《城市与环境研究》编辑部